每一次到和大卖场签约的时候,都是犹豫犹豫再犹豫。身边的经销商已经开始远离大卖场,将大卖场看**肋。
在别人看来“某某经销商逃离大卖场”是新闻,但是对作为经销商的自己来说这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事儿,也是自己可能要走的下一步。
超市业绩已经不再光鲜,利润点逐渐变成吞噬黑洞
大多数商超销量都在下滑,连现在的一些连锁大商超都生存很艰难。去年大商超关店超过了1000家,留下了一大堆的问题。
而且从前几年开始,商超的费用开始不断增加,任务目标定得越来越离谱,原本赚钱的生意现在已经成为经营的黑洞。越是大品牌的产品,越是大的经销商,受到的压迫越大。各种条码费、陈列费等定的越来越离谱,卖多少货,赚多少钱都不够往里面填的。
就这样,费用还一年三遍,签完约之后,各种费用还在不断涨,甚至出现各种新的条目。这样的生意还做什么,走都不行,要用跑的才来得及。
钱没赚到,反而在不断填坑
一年到头都在填坑,销量稍微好一点,各种问题就出来了。进店费、条码费、促销费、**费……各种费用先不说,都老老实实的交了。还是想着各种法子克扣经销商的费用,看你销量好,开始给你涨价,看的销量完成了,下一次就直接翻倍,从来就没有这么玩的。
不想怎么引流,怎么把经营坐上去,反而把赚钱的心思放到经销商身上,有哪个愿意陪你玩下去,不跑才怪。
做事儿越来越离谱,不跑根本不行
有什么成本全都算在你身上,各种费用收完先不说,进出货各种还要用什么软件管理,这就算了,关键这些还给你算费用。签个约费用几万、几十万的已经高的离谱,销售额一算,勉强够的上,结果各种东西再算一算,完全是替超市赚钱,甚至还要自己往里面搭上不少。
就这样还算了,做什么事还都跟大爷一样,好像总是自己求着他们,自己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多少好处一样。
再做下去根本就是个恶性循环
每一次都不想说那么多,大商超起码账期什么的稍微稳定些,说什么时候结账总不会拖太久。也正是这样很重视,毕竟终端小店依托半年实在受不了。但是每一次都在亏损,每一次都扣来扣去的,终端慢一点起码价位高一点多赚一点。大商超,价上不去,费用一堆,*后再扣扣各种东西,拿到钱都是在缩水,到头来就是恶性循环。
弄不好什么时候就被新零售收购,被赶走,不如自己早走
大润发归阿里了,永辉和京东、腾讯合作了,家乐福……等一个个的都被新零售蚕食了。到*后自己只能被取代了,现在做什么都是给别人做的,被别人赶走还不如自己早走算了,起码能够掌握主动,开发开发周边的乡镇市场、便利店什么的,总能多挣扎一段时间。
思来想去,还是赶紧走算了。没有双赢,迟早都会倒闭,不是被收购就是被破产,自己只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!!